后危机时代,标准的转型之路

发布于:2010-07-19 04:26:30 - 查看:6604次

    经历了持续整整两年的低潮期后,缝制机械行业曾经的浮躁终于划上了句号,取而代之的是理性和务实。企业家们开始真正客观而冷静地检视自身的战略和策略,在反思过往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新的谋划。作为行业的标杆企业,标准股份未来的战略取向,值得关注。笔者前不久约请李广晖董事长就有关企业转型大思路的话题,进行了一次讨论式的访谈,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转型是门必修课

    或许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李广晖出任标准股份董事长当年即赶上“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风暴,而他任职的前两年又几乎与行业周期性的调整相重叠。这个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行业龙头企业的新掌门人,是怎样解疑释惑的呢?

    去年9月举办的CISMA2009期间,标准股份耐人寻味地高调发布企业的新LOGO时,行业内外都试图尽可能准确而完整地解读此举所释放的重要信息。

    这是标准变革的信号,不是刻意的姿态展示;这是企业转型的宣誓,不是单纯的形象推介。同样,他们对时机的选择也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不得不承认的是,曾经屡创佳绩乃至较长时期位居行业颠峰的标准股份,在经过快速扩张期后,前些年即遭遇瓶颈制约,企业难以再有重大突破,屡试不爽的成功套路开始显现出疲态,创业的激情也已不再。种种迹象表明,企业陷入了某种难以自拔的迷茫。标准的可贵之处在于居危思变,正确把握转型的时机,在企业发展进入到又一个临界阶段时,及时谋变,果断决策,自觉转型,强势突围。

    企业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包括产品、技术、市场、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的全面创新。事实证明,越是过往成功,其组织执行体系基础越是强的企业,转型过程的阻力可能相对更大。去年上半年标准股份以实施“战略、品牌、营销”管理咨询项目为先导,开启了企业转型之旅。在统一认识、精心部署的基础上,确立了业务模式转型的基本框架和主攻方向,明确了从技术开发、品牌差异化、快速反应这三个方面入手,努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访谈中,李广晖董事长多次阐述了自己对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朴素而蕴含真谛的见解:任何产品,质量再好,牌子再响,如果10年不变,还是会被市场所淘汰。尽管只是泛泛而言,但让人很自然就联想到以GC6-I型为代表的那一代高速平缝机,这个曾经以“一招鲜”吃遍天的标准拳头产品。推而广之的进一步联想是:风靡市场20年的索尼Walkman不是已经被苹果iPod所取而代之了吗?同样是笑傲全球的索尼贵翔―特丽珑显像管不是在夏普、三星的液晶和等离子新技术面前早就全军覆灭了吗?我们注意到李董近日在标准股份年度股东大会上关于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竞争方式”为突破口的主业转型的提法,他充分表明了标准股份“始终将研发放在一切决策首位”的决心和信心,这或许就是指导标准股份从追求低成本优势向以创新驱动转型的核心理念。

    转型是场攻坚战

    企业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戛然而止。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企业决策和执行两个方面的能力,在企业高层作出转型的决策和部署后,关键在于整个管理层和全体员工能否坚决执行。基于这样的思考,标准股份十分重视战略的落实和执行,明确将2010年定义为“执行年”,以保证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对企业转型认知的高度统一和行为的完全协调。

    囿于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作为国有控股企业,缺乏对管理团队有力度的激励,始终是标准股份在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上安于现状、动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联想到曾经与标准股份毗邻而居,背景相似的陕鼓动力近年来的长足进步,不得不承认其强大的后发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令人信服的数据是:陕鼓动力的销售收入从2000年不足2亿元到2009年达到近40亿元,媒体称之为“奇迹式的增长”。为什么同一起点出发的两家企业,在10年后竟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不能否认产业属性的不同是导致规模差异的重要原因。但是,从传统制造商,到专业集成供应商,再到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综合生产服务企业的成功转型,陕鼓动力的成就又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产业的自然属性,因为即使在体量较大的风机行业,不是照样有企业落伍或被淘汰的吗?!同陕鼓动力相比,标准股份有着甚至更胜一筹的丰厚底蕴,并且都是本行业的领军企业。但是,作为陕西省实行管理层持股激励计划的大型国企,包括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在内,陕鼓动力有77人持有4000万股股权。今年4月完成IPO上市后,已经造就了一大批千万富翁。这种机制上的优势,正是其活力和动力所在。

    当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有相当严格的条件和程序,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但是如何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企业管理团队与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标准已经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今年,标准股份已经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并在有序有效的运行。前不久,在公司绩效考核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李广晖董事长明确表示,要以绩效考核为突破口,在加快落实公司战略规划的同时,将各级干部的责任落到实处,使整个管理流程更顺畅和更高效,促进企业全面转型目标的实现。

    转型决不是转向

    去年以来,关于标准股份资本运作和产业多元化方面的报道与传闻,引起了同行的关注。“后危机时期”的标准究竟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缝制机械主业的阵地还能不能坚守?从业内到业外,人们怀着不同的心态,对标准的转型进行观察和揣测。

    标准股份2010年的工作方针对此作出了毫无悬念的回答:“专注产品,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精耕市场,夯实基础,提振主业”。李广晖董事长在年初召开公司工作会议上的专题报告对上述工作方针又给出明确无误的解说:“专注产品是全年工作的一个根本点;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精耕市场,是产品实现的支持要素;提振主业是本年度的最终目标”。至此,标准股份对“要不要”转型,“向那里”转型和“怎么样”转型等已经有了十分清晰而具体的思路和对策。

    转型不是转向。对缝制机械主业决不是“抛弃”而是“扬弃”。至于资本运作和多元化,则是完全服从并服务于主业的支撑性策略和措施。标准股份并不讳言,在多元化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和论证。他们将重新整合和合理调配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但这一切都是以促进主业发展为基础和目标的。

    专注主业曾经是标准股份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其保持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成功之道,也是迄今他们始终恪守的经营理念。前阶段,特别是在经历行业调整的低潮时期,确实有些企业对缝制机械的盈利前景持有深深的疑虑。对此,是否也可从标准的历史和现实中去寻找一些有益的启示的呢!

    当然,寻求新的产业发展机会本身也无可非议,只是应该先仔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