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设备售后的双输与双赢

发布于:2015-12-01 04:26:30 - 查看:4849次

    当事情的发展明显趋向不合理的时候,作为当事者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其中不是被利益绑架,就是被环境绑架,更可怕的是被自己所习惯的心态绑架。这在缝纫设备销售与采购双方不合理的行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经历了去年的降价潮之后,2015开年以来的市场又是特别的淡。缝纫设备代理商的日子因为差价的缩水而越来越难过。以电脑平缝机为例,无论大厂设备,还是小厂设备,代理商环节的差价都减少到了500元左右,能够用作售后的费用最多只能是200元,这还是在门店经营正常的情况下。问题是,200元的费用不足以支撑电脑平缝机第一年保修期的费用,来回修几次,路费都不够。事实上,代理商的售后费用早就入不敷出了。

    维修成本等于距离成本

    一般市一级代理有5~10个机修技师,县镇二级代理商有1~4个机修技师。市一级代理在其全市范围内都可以直销,一旦客户超出十公里范围,维修成本就会大幅上升,200元已经难以满足保修期内的维修要求。作为县镇二级代理虽然相对来说距离客户较近,但由于客户数有限,且房租、养机修等硬投入占费用比例高,也难以承担售后服务带来的成本。很多情况下是老板亲自兼任机修。但从总量上看,机修技师的数量在当地区域内是过剩的,无论是服装厂自己的机修,还是代理商那里的机修由于本单位机器数量或客户数量的限制,大部分时间处于待工状态。

    动机冲突导致无效成本上升

    服装厂通常这样看待售后服务,机器是你卖给我的,你在机器上赚了钱,所以你要负责维修,甚至自己有机修技师也不动手,而是等代理商上门维修,保修时间越长越好。这也导致少数代理商卖机器时,乱承诺保修期,甚至终身保修。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服装厂认为延长保修期对自身有利,却不知道代理商不会亏本赚吆喝。只要你的机器款到账,免费保修我就看情况,亏了绝对不干。这样一来,占便宜的就是那些敢承诺的不良代理商。吃亏的是诚实的代理商和那些想占便宜的服装厂,前者拿不到单,后者被忽悠后,得不到应有的服务。

    代理商模式方面的原因就在于卖机器赚钱,售后服务不赚钱,钱到手后,还要免费服务,动机不足。服装厂方面的错误动机是,反正你卖机器赚了我的钱,所以无论什么问题都是你负责,不管是不是机器质量问题,只要有问题就问责。以至于像穿错线这样的问题也让代理商上门跑一趟,其结果就是无谓地浪费代理商的维修资源,以至于代理商承担不起导致双输的局面。

    代理商模式下的机修共享机制为什么难以实现?

    曾经有某市缝纫设备行业协会试图开展为销售到该市的缝纫设备提供售后的活动。但由于凡是销售到该市的缝纫设备厂一定都有自己的代理商做售后而做罢。曾有一些代理商看到了机修技师在整体上过剩的现象,打算组织50个机修技师一起维修整个区域的客户,费用分摊,摊到每个代理商只需要养0.8个机修就可以满足整个区域的售后服务。但由于难以分配技师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订单而作罢。代理商靠销售赚钱导致动机冲突。

    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还技师自由

    技师不再被养在服装厂或代理商那里,这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因为就市场区域而言,技师的数量是过剩的。实际上,现在很多机修技师已经是自由职业者,他们靠自己的技能去包厂或利用空余时间赚维修的外快。我曾问过一个服装厂的机修师傅,你平时的工作强度如何?他说一天8小时,有5小时在发呆。有时借口出去买配件就去干私活了。技师自由是一种趋势,全面自由还需要几个条件,一是技师不需要再像现在这样靠着某个代理商或服装厂生存。二是需要一个平台来为本地的技师和服装厂搭桥,像打车软件模式一样应客户需求上门服务。

    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二:卖设备不赚钱,服务才赚钱。

    缝纫设备目前的商业模式就是卖设备赚钱,服务是免费。免费的服务难以让机修技师及生产线咨询服务类人才得到重视,也难以留用人才。往往是机修工干着干着就开店卖设备去了。服务的另一大类:生产效率咨询,也由于存在大量的免费服务而难以走入收费的正轨。日本重机曾经有过收费服务,虽然价格很低,也难以推广。原因就在于行业内就没有服务收费的习惯。若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是代理商模式的消失。一是主动消失,从销售设备到提供服务收费的转变,变成一个收费的服务公司。二是被动消失,互联网直销来临,消除中间差价的产品充斥市场,让代理商难以经营,免费服务消失。